2025-09-12

氯化琥珀胆碱

返回

氯化琥珀胆碱,即琥珀胆碱,由琥珀酸和两个分子的胆碱组成,可作为麻醉辅助用药。


【体内过程】

琥珀胆碱在进入人体后即被血液和肝脏中的假性胆碱酯酶迅速水解,肌松作用相应地会被减弱。其水解产物琥珀酰单胆碱可进一步水

解,此时,肌松作用消失。琥珀胆碱在水解代谢后,主要经肾脏排出体外。


【药理作用与作用机制】

琥珀胆碱的肌松作用快而短暂,在静脉给药的情形下,11.5分钟即可起效,总体持续时间约为58分钟。琥珀胆碱的肌松作用主要从颈部肌肉开始,逐渐波及至肩胛、腹部和四肢。肌松部位以颈部和四肢肌肉最明显,面、舌、咽喉和咀嚼肌次之,对呼吸肌麻痹作用不明显,但对喉头及气管肌作用强。琥珀胆碱的作用强度可通过滴注速度进行调节。


【临床应用及评价】

琥珀胆碱既可用于气管内插管、气管镜、食管镜检查等短时操作,又可用于辅助麻醉。两者在应用上的主要区别在于给药方式。静脉注射给药时,琥珀胆碱作用快而短暂,对喉肌麻痹力强;静脉滴注时,琥珀胆碱的肌松作用则可维持较长的肌松时间,便于在浅麻醉下进行外科手术。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琥珀胆碱可产生强烈的窒息感,对清醒患者应当禁用。


【药物相互作用】

琥珀胆碱在与硫喷妥钠的联用过程中,可因为硫喷妥钠的碱性特性而分解,因而不宜混合使用;

与降低假性胆碱酯酶活性的药如胆碱酯酶抑制剂、环磷酰胺、氮芥、普鲁卡因等联用时,琥珀胆碱的作用可增加;

琥珀胆碱与具有神经肌肉阻滞功能的药物如氨基糖苷类抗菌药、林可霉素类抗菌药等联用时,呼吸肌的麻痹作用可增强,需加以注意。


【不良反应与防治】

琥珀胆碱的不良反应主要见于窒息、眼压升高、肌束颤动、血钾升高、心血管反应、恶性高热、增加腺体分泌。促进组胺释放等。因而在琥珀胆碱的用药过程中,应备有人工呼吸机、降温设备等以对恶性事件进行防备。


【注意事项】

琥珀胆碱由于可使眼压升高,一般禁用于青光眼、白内障晶状体摘除术,且不应用于大面积如组织损伤、恶性肿瘤、肾功能损害及脑血管意外者,避免由于血钾的过度升高,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

 

免责声明:

以上信息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