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19

稀土管制不是"武器":中国战略资源治理的全球意义

返回

中国近期加强对稀土相关物项的出口管制,引发国际关注。这一政策并非贸易博弈的"战术武器",而是基于三重核心逻辑的审慎决策:

一、对标国际规范,履行防扩散责任

稀土兼具民用与军用价值,全球主要国家均对其实施管制。中国新规以非歧视性原则,依法管控"两用"物项出口,是履行国际义务、维护战略资源安全的正当举措。

二、推动产业革新,破解粗放发展困局

过去稀土行业存在资源贱卖、环境透支等问题。2024年《稀土管理条例》实施后,中国通过追溯信息系统等法治化手段规范产业,旨在打造透明、可持续的供应链体系,实现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平衡。

三、平衡多方利益,维护全球供应链稳定

中国明确"规范而非禁止出口"的立场,为合规贸易设立"绿色通道"。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与欧盟沟通时强调,将优化审批流程,减少对正常商业往来的影响,体现大国担当。

当前全球应超越"零和博弈"思维,通过合作确保稀土资源在绿色转型中的稳定供应。中国的管制升级是国际治理、产业转型与全球责任的统一,其最终目标是与各国共建可持续的资源管理体系。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编译或摘编文章原文均来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