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素行业概述 肝素(Heparin)是一种由葡萄糖胺、L-艾杜糖醛酸、N-乙酰葡萄糖胺和D-葡萄糖醛酸以及他们的硫酸化衍生物组成的糖胺聚糖,因首先从肝脏中发现而得名。肝素于1935年正式应用于临床治疗,主要用于抗凝血、抗血栓。肝素天然存在于哺乳动物的肥大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中,在过去几十年内,欧美国家所使用的肝素原料主要从牛肺、牛肠或猪小肠黏膜中提取。根据分子量大小不同,肝素主要分为标准肝素、低分子肝素、磺达肝素(超低分子量肝素)三类,三类肝素在分子大小、作用机制及药代动力学、副作用等方面均有差异。
肝素行业发展背景 国家鼓励创新,大力扶持创新药物开发,随着带量采购、医保支付等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家正在引导医药行业逐步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创新药物开发将是我国医药行业的发展主线。
肝素行业产业链 肝素在过去80余年的发展过程中,已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上游主要是生猪养殖业、屠宰业和肝素粗品加工业。由于肝素结构复杂、分子量较大,人工合成难度较大,目前主要从生猪小肠粘膜提取,对上游产业具有较大依赖性,肝素粗品的价格受到生猪供应水平、行业库存水平等因素影响,肝素粗品的价格变动直接影响肝素类药物的生产成本。中游是肝素原料药和低分子肝素原料药,是该产业价值链中非常重要且不可或缺的中间环节。肝素制剂(包括低分子肝素制剂)是下游最终产品。
免责声明:
以上信息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