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1

创新药与医疗器械行业:政策东风下的投资新机遇

返回

近日,国信证券发布的研报为医药行业投资者带来了诸多关键信息,涵盖医保政策调整、重要行业会议以及集采原则变化等方面,这些信息为创新药产业链及医疗器械行业的投资指明了方向。

在医保政策方面,8 月国家医保局发布的通过初步形式审查的药品名单意义重大。今年目录调整增设商保创新药目录,且与基本医保目录同步申报,这一举措为创新药的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数据显示,医保局收到基本医保目录申报信息 718 份,涉及药品通用名 633 个,其中 534 个通过形式审查;目录外申报信息 472 份,涉及药品通用名 393 个,通过初审的通用名 310 个,较 2024 年的 249 个有明显增加。这一增长态势反映出创新药领域的活跃程度在不断提升,更多的创新药有望进入基本医保目录,从而扩大市场覆盖范围,惠及更多患者。

同时,商保创新药目录的申报情况也颇为亮眼。医保局收到商保创新药目录申报信息 141 份,涉及药品通用名 141 个,经初步审核,121 个药品通用名通过形式审查。值得注意的是,有些药品同时申报了基本医保目录和商保创新药目录,这体现了药企对于药品市场覆盖的多元化布局。商保创新药目录的设立,为那些暂时未能进入基本医保目录的创新药提供了另一条市场渠道,商保有望成为创新药市场的新增量。通过商保的支持,创新药可以更快地触达患者,同时也为药企提供了更多的收入来源,激励企业持续投入研发,推动创新药行业的发展。

不过,通过初审只是创新药进入目录的第一步,后续还需经过复审、专家评审、谈判 / 竞价成功才能最终纳入目录。这一系列严格的流程确保了进入目录的药品在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方面都具有较高的水准,既保障了患者的利益,也促进了医保基金的合理使用。

在行业会议方面,2025 年的世界肺癌大会(WCLC)和欧洲肿瘤学年会(ESMO)备受关注,分别将于 9 月和 10 月举行。一系列国产创新药的研究成果将在这些会议上展示,如康方生物的 AK112、百利天恒的 BL-B01D1、映恩生物的 DB-1311 等。这些国际顶级学术会议是展示创新药研发成果的重要平台,国产创新药能够在这些会议上亮相,充分说明了其临床数据和临床进度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正在不断增强。

随着国产创新药竞争力的提升,创新药出海的趋势也在不断加强。出海不仅能够为药企带来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更高的利润回报,还能提升我国医药行业在全球的地位和影响力。通过参与国际竞争,药企可以学习先进的研发和管理经验,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和产品质量,形成良性循环。对于投资者而言,那些在出海方面取得进展或具有潜在出海能力的创新药企值得重点关注,其未来的成长潜力不容小觑。

集采政策的变化也是影响医药行业的重要因素。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的优化集采措施,国家医保局坚持 稳临床、保质量、防围标、反内卷的原则,不再以简单的最低价作为参考,同时要求报价最低企业公开说明报价的合理性,并承诺不低于成本报价。这一 反内卷原则的确立,标志着集采政策的影响正在逐步缓和。

此前,集采以最低价为主要参考依据,导致部分企业为了中标而恶意压低价格,甚至出现低于成本价的情况,这不仅影响了企业的盈利能力,也可能对药品和医疗器械的质量造成潜在威胁。新原则的实施,更加注重价格的合理性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在国内集采政策缓和、行业合规整顿和资本市场退潮等多重因素影响下,未来几年医疗器械行业或将呈现盈利能力持续改善的发展趋势。对于医疗器械企业而言,这意味着市场竞争将更加规范,企业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产品研发和质量提升上,从而提高核心竞争力。

在投资策略上,国信证券建议应重点关注创新药产业链以及估值合理的器械标的。创新药产业链涵盖了从研发、生产到销售的各个环节,随着医保政策的支持和出海趋势的加强,整个产业链都将受益。在创新药研发领域,那些具有强大研发实力、拥有丰富管线且在国际会议上有重要成果展示的企业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在生产和销售环节,具备高效生产能力和广泛销售渠道的企业也将迎来更多机遇。对于医疗器械行业,估值合理是重要的考量因素。在集采政策缓和的背景下,那些产品质量优良、具有技术优势且估值处于合理区间的医疗器械企业有望实现业绩的增长,为投资者带来可观的回报。

总之,当前创新药和医疗器械行业正处于政策利好、行业竞争力提升的良好发展阶段,投资者应把握机遇,深入研究相关企业的基本面和发展前景,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编译或摘编文章原文均来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