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5

从治疗到预防:肝素类药物百亿市场的下一增长引擎

返回

肝素是临床最常见的抗凝药物,从临床用途来看,目前肝素制剂为全科用药,可作为医院各科室介入治疗前的抗凝血剂使用。标准肝素主要用于血液透析、导管术、体外循环、微血管手术等操作中的抗凝血处理,以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和血栓的治疗。标准肝素制剂具有易引起出血并发症、血小板减少和骨质疏松等副作用,现在临床上多被低分子肝素制剂取代,标准肝素制剂主要用作留置针封管液,以维持静脉导管通畅,减少拔管率。低分子肝素制剂主要用于治疗急性静脉血栓和急性冠脉综合症(心绞痛、心肌梗塞等),同时,在妇产科、生殖科等科室的抗凝血辅助治疗中作用日益突显。低分子肝素制剂因分子量小、不易被IV因子中和,抗凝效果和纤溶作用更强,具有更广泛的医学用途。 在欧美发达国家,居民预防性抗凝意识已趋于普及,医院各科室将抗凝血药品普遍用于术前、术中、术后的针对性抗凝血预防与治疗,但在我国,肝素类药物作为全科用药的功能尚未完全发挥。未来,在国家政策宣传普及、国民健康意识提升、医生临床用药观念转变的背景下,肝素类药物将更多地应用于预防凝血,防止血栓形成,作为全科用药的宗旨也将实现,肝素类药物市场规模将有望出现较大幅度增长。 华经产业研究院通过对中国肝素行业海量数据的搜集、整理、加工,全面剖析行业总体市场容量、竞争格局、市场供需现状及行业典型企业的产销运营分析,并根据行业发展轨迹及影响因素,对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帮助企业了解行业当前发展动向,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投资决策。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5-2031年中国肝素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编译或摘编文章原文均来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